東北這片黑土地孕育了豐厚的非遺文明,這也賦予了哈爾濱熱電校園另一重身份「黑龍江省非物質文明遺產樺樹皮畫傳承基地」。
走進校園,首要映入實踐隊眼簾的是教學樓走廊裏的學生們手繪的樺樹皮藝術作品。校長邱樹山介紹說,樺樹皮畫第五代傳承人唐德濱大師在校園為學生公益授課近四年,傳承非遺理念在學生心中生根、萌發,將來必將開花、結果,促進非遺薪火賡續傳承,這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隊員們感嘆,傳承非遺文明就是在看護這片黑土地的根基,也是在承續東北復興的文明源頭。

隊員們環繞「校史院史、願望、實踐、家國情懷」等主題,面向60余位中學生展開宣講。追憶老一輩交通人的專心謹慎和貢獻支付,互動探討「願望」話題,勉勵學生要堅定理想信念,必定心裏答案,以努力與堅持為舵,抵達願望對岸。現場深情敘述了東北抗聯英雄李兆麟將軍和戰友們浴血奮戰、沖擊日寇的真實故事,鼓舞學生們記前史、問候英雄,傳承赤色基因、緊記任務擔任,珍惜美好生活,爭做時代新人。
隊員蘇雪艷表明:在復興發展中發揮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非空洞口號,也不能好大喜功,立足於基礎教育,著眼於未來一代的年輕人,他們將成為助力東北地區長久興隆的要害力量。
社會實踐的隊員們紛紛表明,冰城之行已完畢,但實踐的收成永久鐫刻在隊員們的心中,身為新時代交通學子,義無反顧凝聚中國人的赤膽忠心、青年的淩雲之誌、長大公路人的求真務實,在理論與實踐的融合中為國家發展貢獻聰明才智,在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書寫壯麗的青春篇章。